- 回首頁
- 機械工業雜誌
編者的話|Up and Down
作者 張禎元
刊登日期:2021/06/01
半導體以及光電產業是我們台灣所謂的「護國神山」產業,其中的先進製程以及精密機電設備尤為關鍵。本期機械工業雜誌以「半導體光電與產業設備」為主題,和各位讀者分享產、學、研界最近研發的成果。我們很榮幸能夠請到台灣電路板協會李長明理事長,在本期的領袖觀點專欄中,為我們分享在當今全球缺晶片時,在大國相互對抗和競爭之下,台灣載板產業如何能夠抓住機會,和半導體光電產業順勢上揚,迎向下一個輝煌的時代。我們也特別邀請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張雯琪研究員於本期的產業脈動專欄中,跟各位剖析光電半導體的創新應用,尤其跟各位深入探討半導體製程關鍵的磊晶設備的發展以及其技術開發的趨勢。這期的技術專輯由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半導體設備技術組副組長黃萌祺博士擔任技術專輯主編,黃博士深入淺出的主編前言、以及產、學、研各界的學者專家與先進技術內涵相當高的科技論文,相信可以為各位讀者帶來精彩的半導體以及光電工程技術知識饗宴。
半導體以及光電產業之所以能夠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產業,除了產出的產品附加價值相當高之外,主要的原因我個人認為是其中各個環節,關鍵系統、甚至元件所需要的科學與技術層次相當高。這裡所說的科學與技術基本上是建構在過去幾十年我們台灣堅強而且扎實的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以及數學(Mathematics)也就是這幾年常講的STEM教育之上。我個人過去曾經在美國加州矽谷工作一段時間,之後也曾在美國的州立大學以及紐西蘭任教過,我個人的觀察是在STEM知識的傳授和吸收方面,我們台灣從中所培育出的人才,其能力遠遠超過一般的歐美人士之上。有著堅實的STEM能力,加上肯幹實幹的硬頸精神,累積相當多的經驗並將其轉化成Know-how,我們除了能夠掌握在半導體以及光電產業製造上所需的科學內涵與工程技術之外,這個產業之所以能成為「護國」產業,更重要的是我們拉大了和競爭對手之間的技術差距,也就是所謂的 Technology Gap,因此該產業能夠為台灣經濟貢獻,並帶來豐碩的果實。
先不要談論為什麼歐美在STEM教育不如台灣,但是所造就出的人才或是吸引的人才能為其所用進而能夠透過不斷的創新而創造更高的價值,我們更需居安思危,思考如何能夠保持現有的技術差距或是進而將其拉大,以至於不會被我們的競爭對手趕上。在這個問題上,根據我這幾年審查各部會計畫的經驗,國人一般都會朝「cost-down」 (正確的英文講法應該是reduce the cost 或是keep the cost down) 的方向上絞盡腦汁,進而提出相對應的方法。要拉大差距,將成本往下降其實只是權宜之計,並不是個有智慧的作法。為什麼呢? 因為往下降總有一天會著地的!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反向思考來進行「value-up」,而永遠被限縮於cost-down的單向思維來創造價值呢? 我認為任何的產業在我們台灣堅強的STEM教育所培養的人才都能夠成為「護國」產業,重點是要翻轉我們思維以及根深蒂固單一的思考模式,其實這個思維和思考模式也就如我常說的「代工」模式或是「乖乖牌」模式,無法接納其他想法,以及保守不願意輕易嘗試、接受挑戰的文化。
回文章內容列表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1年06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主推方案
無限下載/年 5000元
NT$5,000元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