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機械工業雜誌

立即訂閱

|深化基礎技術,提昇台灣機械產業競爭力-專訪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 張所鋐博士

作者 王明德

刊登日期:

摘要: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過去幾年的成果相當豐碩,有多項技術成果獲得國內外具指標性的獎項。例如:2011榮獲華爾街日報創新科技獎環境類首獎「Spray-IT噴塗式隔熱技術」、2012年全球的百大科技( R&D 100)獎的「低溫大氣壓電漿鍍膜設備技術」、「微結構側向式太陽能集光器技術」與2013年全球的百大科技( R&D 100)獎的「馬達磁力優化技術」等,另外還有協助脊椎傷患者站起來的行動輔具機器人,及已應用在國防的「車用影像安全警示系統」等。機械所能夠不斷有優異的研發成果產出,這是建立在紮實而有系統的研發規劃與管理,以及優秀的研發人才所致。

前言
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同仁大多數是工程師背景,工程師的習慣總是嚴謹、按步就班,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每一步不僅要事情作對,還要做的紮實,這樣研發出來的設備才會可靠、有品質。這種作法久了,就內化成人格特質,加上機械所落實「MENTOR」的作法,當有新進人員加入團隊時,組織就會指派經過篩選的資深人員,做為新進人員的MENTOR,把「機械人」的文化,團隊與創新精神等的經驗傳承下去。在有系統的養成教育下,成績就自然而然的浮現出來。

而之所以能夠不斷的創新,採「開放型創新」(Open Innovation)機制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這是結合工研院裡的不同專業,以跨領域方來式進行合作,包括機械、電子、材料…等,透過目標設定與不斷的溝通,讓研發創新思考不會只侷限於本身領域。這種跨領域小組的合作模式,在機械所裡已經行之有年,成為所裡的常態文化之一,繼而成為良性循環,讓許多過去較為艱難的工作,可以藉由不同領域的專長,找到更有效率的解決方式,同時也刺激出更多創意思維。

研發策略化-培養台灣競爭力
台灣的機械產業未來要往哪幾個面向培養競爭力?我認為有五個方向,第一是高精密度、第二是高智慧、第三是綠能化、第四是設計與創新能力、第五是充分瞭解終端使用者的需求與行為,要培養這些能力,必須透過一些策略。

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在機械與系統領域以智慧化、精微化、綠能化為核心思維,在此基礎上發展「智慧自動化」、「綠色製造」二大技術。再將其推廣應用於工具機、智慧自動化系統、智慧機器人、新興產業設備等重點方向。並將3S(software、system、service)的觀念植入精密機械體系,以此來帶動產業未來更堅強優質的競爭實力。

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對於產業發展的目標是多方向的,包括推動台灣「智慧電動車」產業,協助台灣零組件產業切入國際電動車供應體系。發展自主高精度之「五軸工具機與高階控制器」,讓台灣工具機產業進入全球前三大製造國。深耕「智慧自動化機器人」技術,推動產業第二次自動化,讓台灣製造業質變為製造服務業。帶領「新興綠能製造業」,引領薄膜及觸控產業往非真空綠色製程方向發展。

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深化基礎研發,協助台灣產業站上競爭力的浪頭
以工具機產業為例,台灣工具機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達到全球生產供應第四大。但在韓國、大陸的追趕競爭下,將技術再向上提昇已然必需,而影響工具機開發甚巨的控制器技術,又掌握在國外大廠手中。機械所深耕工具機控制器技術多年,為解決業者開發機台瓶頸及ECFA稅率規定,研發「工具機控制器開放軟體平台」,讓工具機業者突破不同廠牌控制器限制,得以設計出符合其需求之機台。機械所繼而以控制器技術與經驗,擴大應用於智慧自動化領域,開拓技術應用新藍海。

再以智慧電動車技術為例,機械所除了開發電動車整車零組件技術,更開發了「EV設計模擬平台」,EV設計模擬平台不僅是應用於電動車相關零組件開發,亦可用於現有車輛零組件開發。利用機械所模擬平台累積多年龐大的車輛設計參數,可加速台灣汽車產業提昇車輛零組件開發,降低設計成本。

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在發展關鍵技術的同時,不僅技術要突破,更以產業永續發展為目標,深耕技術核心,再有系統的擴散,衍生出技術發展藍海。例如「低溫大氣壓電漿」技術,除了應用於光電產業,也廣泛使用在民生用品製造,甚而推至醫美材的領域,這項技術還兼顧了綠能環保的製造需求,這些獨有的技術,都可協助台灣產業站上國際領先的有利地位。

結論
我認為台灣產業累積多年的產業實力已具有相當優勢的競爭力,政府對產業的規劃及輔導機制,加上廠商本身的技術能力,已建構強而有力的發展基礎。機械所在機械產業發展中扮演技術研發與供應者的角色,以核心技術推動產業鏈的建構與發展。另外也會透過國際合作,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授權轉移給台灣廠商,提昇國內廠商國際競爭力。

此外培養台灣業者的技術能力,協助業者建立能量,或是以衍生公司的加入生產關鍵零組件,來厚實台灣機械產業發展,這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例如生產汽車引擎的華擎公司,生產工具機高速主軸的日紳公司,生產家電用品關鍵零件-壓縮機的瑞智公司等,對於台灣產業發展均有關鍵性影響。未來機械所仍將秉持一貫精神,協助台灣廠商持續深耕技術,提昇產業競爭優勢。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14年01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
主推方案

無限下載/年 5000元

NT$5,000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