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機械工業雜誌
- 歷史雜誌
領袖觀點|企業新五四運動:德先生是公司共治與決策;賽先生是科學管理與分析
作者 簡禎富教授
刊登日期:2019/11/01
工業革命分成四個階段,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從十七世紀瓦特(James von Breda Watt)改良蒸汽機,開創以機械化生產代替人工獸力的「機器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是十八世紀包括煉鋼技術的改良、內燃機和發電機的發明,福特汽車的組裝線,以及泰勒(Frederick Taylor)1911年提出《科學管理之原則》(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和工業工程等一系列變革;第三次工業革命則是由1947年電晶體(transistor)、1958年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和1968年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等驅動科技發明而開創的「數位時代」。
世界大國正爭奪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製造霸權,各自提出國家級製造戰略,包括美國「先進製造伙伴」(AMP),推動再工業化使製造重回美國,並確保先進製造領導地位;「中國製造2025」希望從世界工廠升級成為製造強國;德國「工業4.0」發展虛實整合系統為製造平台。台灣政府和產業也應該思考適合的製造戰略是什麼?
其實四次工業革命本質上有所不同,工業1.0和工業3.0都是因為有驅動技術和發明而展開的機器時代和數位時代。然而,工業2.0和工業4.0則是在前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持續改良的精進和應用範圍的擴大。工業2.0是從184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近八十年的持續變革;進行中的工業4.0應該不用花八十年,但也不會一步到位,台灣不需要冒進,而應有更系統性的策略思考。
生產方式與商業模式推動產業革命和社會變遷,第二次工業革命正值清末民初,先進工業國家形成帝國主義,爭奪世界各地的資源和市場,終於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工業2.0開始時發生鴉片戰爭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面臨列強入侵,從早期的洋槍大砲、船堅炮利、西學中用的救亡圖存,直到因為1919年巴黎和會,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而引發「五四運動」的覺醒,工業2.0結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我們才急起直追的漫漫革新復興之路,也影響過去一百年歷史的走向。
工業2.0透過持續技術革新和工業工程,提高生產力和量產的管理能力,加速成本學習曲線,以降低單位生產成本並提高「量」的規模報酬,再不斷推出性價比更高的新產品,以刺激消費需求,促進更多產能投資和原物料需求,再開發更大市場的發展型經濟循環。隨著地球資源的耗竭和消費者需求從有到精,工業4.0包括大量個人化的彈性決策和支持聰明生產的製造平台和全面資源管理,必將改變全球製造網絡和商業模式,台灣仍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因此不能再偏重「船堅炮利」而忽略應有的變革。有些人簡化工業4.0為關燈工廠,但繼續在既有規模量產模式上,用機器大軍取代人力,只是工業2.0加強版;有些公司用「爭權奪利」作為員工誘因,若公司治理文明仍停留在工業革命前的草莽時代,如何能善用人機協同和群體決策的智能平台?台灣企業大多專注供應鏈中段的水平分工,擅長用量產的規模報酬以降低生產成本,必將受到「去中間化」的短鏈革命和大量個人化的彈性生產模式的衝擊。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19年11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主推方案
無限下載/年 5000元
NT$5,000元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