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機械工業雜誌
- 歷史雜誌
領袖觀點|結合光電產業優勢,科技工業製造再升級
作者 黃稟洲
刊登日期:2020/06/01
過去談到光電產業,曾經榮景一時,當初由政府推動的二兆雙星計畫,一是半導體產業,另外一兆就是光電產業。然多數人認知的光電產業,部分尚停留在LCD面板產業、LED照明產業以及PV太陽能光電。然產業更迭,市場版圖也因競爭有所變化,台灣的光電產業亦面臨轉型的關鍵。
台灣的多數科技產業,在產業價值鏈中多扮演「不上不下」的腳色,光電產業亦然。所謂不上不下,意即上游的關鍵性材料我們著墨不深,而下游又因市場的侷限性,缺乏國際級的系統商或品牌商,最終發展為提供元件或模組為主。在整體價值鏈中,這並非是件壞事,台灣或許缺乏發展單一產業的市場能力,但只要順應產業趨勢,發展核心競爭力,亦可成為在產業中的關鍵腳色。
選擇對的市場與產業
台灣過去的產業學習對象,一向以美日為主,往往陷入一種以大國思維為導向的發展策略,做大做強是所有企業經營者的目標,像是國內的電子五哥均是在「強大」的道路上發展著。但除了為數不多的千億級別企業外,對國內為數眾多的中型企業而言,做「精」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過去打經濟規模戰為主的產業,最終多落得「慘業」,國內的面板產業業便是最好的例子。從盛極一時的面板五虎(友達光電、奇美電子、廣輝電子、中華映管、瀚宇彩晶),歷經整併、市場競爭,目前僅剩友達及群創二家撐起國內面板產業,直面來自韓國與中國大陸的競爭,競爭之劇烈不言可喻。
大宗商品(commodity)不該是台灣的戰場
同樣以顯示器技術為例,電視面板殺得血流成河,無論是以TFT/LCD或是LED為技術核心,在追求量/價的市場,國內廠商並不具備足夠的競爭力,或許廠商該思考耕耘進入門檻且附加價值高的市場。今年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集思廣益提出了五個值得發展的面向(ABCDE),供國內業者參考:Automotive (汽車光電)、Biomedical (生醫光電)、Communication (通訊光電)、Display (顯示光電)、Environment (環境光電)。
- Automotive: 眾所周知汽車產業相較於其他消費品類,其供應鏈更為封閉、保守,也因此進入門檻也高。隨著各國陸續發布禁售傳統燃油車時間表,顯見汽車市場朝向電動化發展已成為定局,全球主要車廠也看好未來電動車市場將呈現爆發式成長,紛紛宣示要提高電動車銷售占比,並推出新款電動車包括電動大客車、電動汽車、電動機車及電動自行車、高爾夫球車等終端應用產品。國內廠商,無論是光電產業、機械產業、通訊產業等都應該把握住這新一波的產業革命。
- Biomedical:隨著人口老化趨勢,癌症、慢性病人口增加,對醫療器材需求可望持續增加,如自動化設備及檢測系統、雲端醫療監控檢測產品,或是結合3D列印技術等創新醫材產品等。此外,近來醫美市場的發展也帶動對植入性醫材的需求。醫療器材製造業涵蓋範圍相當廣泛,由應用面來區分,可分為應用於醫療檢測與監護器材(如電子血壓計、體溫計、耳溫槍、空氣檢測產品、恆溫產品)、光學醫療器材(如光學鏡片、隱形眼鏡)、醫療耗材(如導管、試片、注射器)、特殊性醫療材料(精密輸液套、幫浦輸液套、胸主動脈血管支架)、牙科、眼科與骨科醫療器具、人體植入物(人工骨頭、骨球、骨板、釘釘、螺絲、骨水泥)、衛生用品、健身器材等。在隱形眼鏡、血糖機與試片、電動輪椅和醫用高階導管等品項出口帶動下,持續推動醫材產值成長。(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
- 以塑膠加工射出成形為例,同樣的材料可以做成水管或呼吸管,生產成本差異不大,但終端價值差異數十倍,這是生產管理及品質管理造成的差異,而台灣在這部分相較中國大陸是有絕對優勢的。
- Communication:今年是網通10Gbps的元年,無線、光纖、有線電視網、與5G網路都已到10G的速度了,前進的腳步沒有絲毫停歇。而未來十年,企業將逐步進入數位轉型期,也就是導入AIoT(智慧物聯網)、MEC(多通道邊緣運算)與先進的網通技術來提升企業效率與用戶體驗。國內廠商在這部分技術是成熟的,甚至居於領先群。但在市場佈局上,必須要從傳統的ODM/OEM思維,跳脫歐美日系統品牌商的制衡,直接與各地區的電信服務商進行合作,方可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而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不論美國去中國化,或中國去美國化,都會逐步讓全球形成兩套系統,市場規模縮小、費用增加,這是台灣廠商的機會點。如果策略得宜,適時佔領陸企在歐美市場的地盤,以及填補美企在第三世界的市場的空缺,未嘗不能成為貿易戰的贏家。中美貿易戰對諸多台廠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
回文章內容列表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0年06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主推方案
無限下載/年 5000元
NT$5,000元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