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歷史雜誌

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

人機料法環 + Money–CO2

作者 連豊力

刊登日期:2022/05/01

未來工廠,應該是怎麼樣的工廠呢?現今的說法是:具備智慧的生產製造場域!然而,智慧又是什麼?從何而來?如何套用?一個生產製造場域的核心,不外乎是『人、機、料、法、環』等五項要素。這個『人』可以是實際的操作人員、設計製造程序的人、建置生產環境的人、提供材料的人、或是管理者。所謂的智慧,乃是來自於這些人員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昇華成為一套生產製造法則。過去的經驗累積乃是靠口耳相傳。現在的話,則是藉由量測感測技術,大量收集製造過程中的數據之後,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從收集分析診斷,進而推論出對應的邏輯因果關係,並且預測出不同條件與情境之下可能產生的成果與成效。從單純的單一生產操作程序到複雜的上下游串接模式到多機協同合作模式,以及精準掌握生產加工產線設備的健康效能與所使用的材料本身的特性,以最佳的參數條件進行整體生產加工製造行為,精實地產出最適數量與最高品質的產品。在過去,這些論述點主要著重在金錢,也就是:所需的各項成本與所產出成品的價值;現今的課題則是二氧化碳的數量,這個影響著地球是否能夠繼續讓人類生活的重要環境因子。因此,運籌帷幄一個生產製造場域,除了需要在金錢價值上達到加的成效之外,在減的影響面,也需要同時達成『淨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從所使用的材料、生產的設備與環境,再次藉由人類的智慧與經驗,思索出適切的標準與法則,達到『加錢減碳』的目標。
本期的機械工業雜誌特別針對製造場域所需之智慧元素、生產方式、生產資訊等議題論述智慧工廠相關技術。在工研院機械所吳志平組長的精心規劃下,在「領袖觀點」專欄,特別邀請研華公司林世彰協理,論述製造業啟動智慧製造與數位升級的轉型契機與趨勢,藉由解決案例的分析,從探索痛點到提供精準的決策與對應的創新模式。在「市場前線」專欄,從工研院綠能所的觀點,剖析工業物聯網在提供資訊通訊服務所需之節能控制器,在工業網路底層執行傳輸感測數據並同時達到即時服務效益與節能的優化控制策略。在「智慧工廠技術」專欄中,收錄了9篇來自工研院機械所、量測中心、南分院、以及陽明交通大學等研發機構所撰寫的技術文章,從機聯網資訊系統,產線視覺檢測、金屬加工狀態監控、加工曲線成型智慧化、與各項量測數據整合與智慧應用等課題,提供建置『智慧工廠』所需之人機料法環核心技術。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2年05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1篇150

NT$150
訂閱送出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
主推方案

無限下載/年 5000元

NT$5,000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