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歷史雜誌

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

技術專題主編前言|控制器技術專輯主編前言

作者 蘇興川

刊登日期:2015/11/01

主編控制器專輯多年,總希望能提供產業與讀者一個符合全球趨勢又能契合台灣產業發展的技術資訊。控制器是一部機械的大腦中樞,在工具機應用領域裡,不但要滿足高速高精、多軸軌跡加工的性能及可靠度需求,又要提供符合工業4.0中的各項前瞻自動化效能趨勢。唯有掌握控制器核心技術,才能提供工具機的高階客製化解決方案,也才能因應數位製造工廠所需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對產業及國家的競爭力至關重要。

近一年來,讀者應已對工業4.0、智慧製造等議題,接收到許多資訊。筆者常自問,一個趨勢的形成,背後有多少的研發投入,累積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AMP、Mori的數位工廠、Mazak的iMachine,皆是長期一、二十年來深度研究投入後的產物。台灣控制器應選擇的聚焦重點為何,方能具體提昇產品的實用價值及競爭力?個人認為新世代控制器需具備以下兩項特質。

1.需能提供高階加工中心機的性能及可靠度的加工機能,無論是車削中心、銑削中心、鑽削中心等三大關鍵機型,或是更高階的五軸、車銑複合的多軸加工製程,皆能提供符合使用者對精度加工時間及穩定性等的基本需求,並針對製程優化、智能化機能、以及伺服系統的配套,能提供具競爭力的策略,這部份需靠持續的深化及務實的驗證,方能建立公信力。

2.需具備工業4.0內涵且符合台灣現況的平台機能,簡言之,開放式平台需友善、易導入、好維護。因為需求端的導入成本效益會被嚴格的檢視,而供應端在自動化系統的開發、應用、維護人才的培育,也是一項非常不易的工作。所以現階段的控制器平台需具備:(1)容易加入應用加值軟體;(2)與週邊、尤其是機器人能快速友善的連線;(3) 智能化感測模組及機能可以很容易的嵌入,且成本合理。唯有掌握這樣的控制平台,才能協助產業友善的建制智能化工廠。工研院工具機科技中心在經濟部技術處長期的支持下,已完成新世代控制系統的研發,詳細架構功能如圖1所示,希望能協助產業建構具系統、服務、軟體價值的開放式平台。

本期基於以上兩項精神進行邀稿,總計收錄11篇,分別是控制器應用軟體五篇,含中華大學機械系徐永源老師的「客製化智慧型3D CAD/CAM整合控制器專用系統」、虎科大機設系林明宗老師的「商用控制器五軸插補功能評比」、工研院梁碩芃博士的「智能化工具機」、工研院郭俊宏工程師的「高階國產控制器機電邏輯規畫軟體發展與介紹」、工研院戴仲裕工程師等的「應用雷射都普勒速度儀於動態薄壁件的切削穩態預測」;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整合有二篇,分別是工研院丁純乾工程師等的「CNC工具機控制器與機械手臂連線解析」、工研院張崇瑋工程師等的「工業控制自動化乙太網路技術發展概況」;有關全數位伺服驅動控制技術則有四篇,分別是中正大學機械系蔡孟勳老師等的「感應馬達最大化加速度、最佳化效率與全數位控制之研究」、工研院周信宏、南台科大龔應時老師的「多軸伺服驅動器設計」、中興大學機械系邱顯俊老師等的「伺服驅動進給系統鑑別探討」、以及明新科大電機系蔡明發老師等的「同步磁阻馬達之建模與向量控制器設計」。敬請讀者參考指正。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15年11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1篇150

NT$150
訂閱送出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
主推方案

無限下載/年 5000元

NT$5,000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