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技術諮詢

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發展挑戰與展望 2020/11/11

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發展挑戰與展望
作者 熊治民

摘要
相繼而來的美中貿易戰及COVID-19疫情,已成為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發展需要克服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於全球終端應用產業總體需求變化、供應鏈布局改變,以及國際間貿易保護主義所引發的技術對抗與市場爭奪。面對此一局勢,台灣需要發掘可能的產業發展契機,並制定明確的發展策略,以確保精密機械產業國際競爭力、促進產業永續發展。本文重點在分析COVID-19疫情對台灣精密機械產業造成的主要影響,以及後續可能引發的產業發展挑戰。並從企業數位轉型角度,說明台灣機械產業因應外部變局的發展策略。

The US-China trade war and the COVID-19 epidemic are important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 The machinery industry needs to face technological confrontations and market competitions triggered by changes in the global commodity market, changes in supply chain layout, and trade protectionism. Faced with this situation, Taiwan needs to explore possib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formulate clea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ensur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impact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on Taiwan's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 and the subsequ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hallenges that may arise. In addition, it also aims a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explain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aiwan's machinery industry in response to external changes.

關鍵字
機械、數位轉型、疫情
Machinery、Digital Transformation、Epidemic


前言

到2020年8月23日為止,全球COVID-19肺炎確診人數已超過2,30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80萬人。確診人數最多的前五國為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南非,確診人數分別超過570、360、300、95、60萬人。

疫情也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重大衝擊。例如因為各國採取邊境管制措施,導致全球跨國旅遊人數銳減;2020年1~5月,全球觀光業營收損失即達到3,200億美元。旅遊業需求銳減也導致航空運輸需求下降與新客機訂單大幅減少。此外,包括汽車、智慧手機、服飾與運動鞋等產品,全球市場也都較疫情發生前明顯減少。而汽車與航太零組件,以及包含手機在內的3C產品零組件,都是各類機械設備主要應用產業。除了短期的產品市場需求減少會影響機械產品需求外,由於許多製造企業營收及獲利受到疫情衝擊而大幅減少,也可能影響未來1~2年內的生產投資,以及在機械設備產品方面的採購。

COVID-19對機械產品應用市場衝擊

1.主要國家2020年經濟發展趨勢
英國產業資訊公司IHS Markit在2020年7月,預估全球2020年經濟成長率為-5.54%,比該機構在4月提出的預測值-3.02%再調降2.52個百分點。IHS Markit也預測2020年全球商品出口年增率為-14.48%;較4月初的預測值-8.66%,下修5.82個百分點。
在主要國家2020年經濟成長趨勢方面[1]:
● 美國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值為-6.10%。
● 中國大陸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值為0.51%。
● 印度、印尼、泰國、越南,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值分別為-6.33%、-2.70%、-6.88%、1.13%。
● 台灣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值為-0.75%。
不只是美國與中國大陸2020年經濟成長表現不佳,無論是已開發國家或新興市場國家,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值都遠低於2019年水準,參考如表1所示。

全球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

從預測結果來看,屬於台灣機械產品主要出口國家與地區的中國大陸、美國、歐洲、新南向國家,因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經濟成長率都遠低於2019年。

2.COVID-19對全球主要機械產品應用產業影響
COVID-19疫情爆發後,由於供應鏈中斷、工廠停工,以及市場需求減少,對全球主要機械產品生產帶來重大影響。以下分別針對汽車、航太、3C產品影響情況進行說明。

(1) 汽車產業
● BCG預估,中國大陸、美國、歐洲地區,2020年汽車銷售量將較2019年減少14~22%;2021年銷售量會再比2020年減少6~7%[2]。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估2020年7月汽車行業銷量為208萬輛,比6月下降9.6%,比去年同期增長14.9%。其中,乘用車年增5.3%,商用車年增59.6%。2020年1~7月,汽車累計銷量預估為1,234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12.7%。其中,乘用車年減18.6%,商用車年增14.3%[3]。
● 日本豐田(Toyota)及本田(Honda)汽車,2020年4~6月銷售金額,分別較2019年同期減少40%與47%[4、5]。豐田汽車1~6月全球銷售量則比2019年減少21.2%。豐田預估本年度(2020年4月~2021年3月)銷售量將比前一年度減少15%。受COVID-19疫情影響,豐田汽車全球26個工廠自2月開始陸續停工;直到7月中旬,位於南美的工廠復工後,才使所有工廠全部恢復運作[6]。
● 德國戴姆勒2020年4~6月新車銷售額,較2019年期減少29%。

(2) 航太產業
COVID-19疫情導致全球航空客運市場需求銳減,各航空公司除了減少飛行航班外,也取消許多新客機訂單。而航班減少,也使用於客機維修的零組件需求減少。
● 德國產業顧問公司Roland Berger分析,2020~2028年,全球商用客機(單走道及廣體)新機需求量,將較COVID-19疫情發生前預估值(約17,500架)減少25~50%;2020年全球大型商用客機MRO(維護、修復、改裝)市場需求將較2019年減少50~67%[7]。
● 美國波音公司2020年第一季與第二季營收值,分別較2019年減少26%與25%。到7月底為止,有超過800架新機訂單被取消[8]。
● 空中巴士2020年上半年新機交機量為196架,較2019年同期減少49%。預估2020年交機量約603架,大約是2019年的1/3;2021年交機量還會再降到355架,2022年則回升到416架[9]。

(3) 3C產品
Gartner分析顯示,2020年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2.99億支,較2019年同期減少20.2%;Gartner預測,全球行動運算裝置(個人電腦、平板、手機)2020年銷售量約18.66億台,較2019年減少13.6%[10]。

疫情下台灣機械產品出口與產值表現

1.2020年1~7月出口狀況
2020年1~7月,台灣機械產品出口金額為122.78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11.93%(如表2)。最大出口市場中國大陸與香港,2020年1~7月機械產品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0.24%;對美國、印度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33.88%、55.53%;對新南向國家與歐洲國家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18.81%及23.23%。
在個別產品方面,2020年1~7月,金屬加工工具機出口金額為12.75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32.02%。最大出口市場中國大陸與香港,2020年1~7月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2.53%;對美國、印度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3.98%、40.71%;對新南向國家與歐洲國家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44.50%及46.60%。
紡織用機械,塑橡膠加工機,滾珠、滾子軸承及傳動軸,2020年1~7月出口金額分別為4.35、5.10、9.53億美元;相較於2019年同期,分別減少13.14%、11.45%、6.38%。
另一方面,受到全球半導體產品需求持續成長影響,2020年1~7月,台灣半導體設備出口金額為24.42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9.78%。

比較表

2. 2020年1~6月產值
依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庫資料,2020年1~6月,台灣機械設備製造業整體累計產值,較2019年同期減少12.2%(如表3)。除了木工機械設備製造業及化工機械設備製造業累計產值較2019年同期成長外,其他次產業累計產值都比2019年同期減少。其中金屬切削工具機製造業(-32.3%),其他金屬加工用機械設備製造業(-23.9%),紡織、成衣及皮革生產用機械設備製造業(-20.1%),未分類其他專用機械設備製造業(-17.9%)都有較大降幅。另外機械傳動設備製造業(-11.0%)、事務機械設備製造業(-10.7%)、泵、壓縮機、活栓及活閥製造業(-10.1%)、輸送機械設備製造業(-10.1%),累計產值減少幅度都超過一成如表3。

累計產值年增率

後疫新常態下機械產業發展挑戰

1. 全球製造業發展重大趨勢
2019年美中貿易戰,以及2020年COVID-19疫情,已對全球製造業發展帶來重要改變,包括市場需求、國際供應鏈運作,以及企業營運管理。
● 市場需求與消費模式
如前所述,COVID-19疫情雖然對旅遊、航空、汽車、3C產品、紡織品需求市場造成衝擊;但是也引發醫療與個人防護用品、居家工作軟硬體產品需求。另一方面,實體店面營運受到限制,而線上採購及外送服務比重則快速增加。以及因應防疫需求,各種零接觸消費商業模式,儼然成為新顯學。
● 國際貿易情勢與供應鏈布局
疫情引發的工廠減產、停工,以及原料供給、物流運輸中斷,使許多製造業從新思考Just in Time運作模式的優缺點與風險;並將增加供應鏈與製造體系韌性,列為優先調整的策略目標。而配合政府防疫需求,許多製造企業在既有生產體系下,從原有工業產品迅速改為生產醫護產品(例如口罩、呼吸器零組件),也體現出生產設備與產線彈性化應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因美中貿易戰引發的製造業供應鏈離開中國,或是變成中國+1(N),隨著疫情爆發,美國與其盟國開始加速去中國化,也讓諸多企業需要考慮未來在兩塊市場(美國與他國家vs中國)、兩套供應鏈情境下的運作需求與營運模式。
● 企業營運策略與管理
擴及全球的疫情,驅使企業必須重新設計新的營運管理方案與成長策略。例如為了維護員工與客戶健康,提高員工居家及遠距工作比例,透過線上協同運作來強化與供應商及客戶間的合作,均已成為許多製造企業普遍採用的新方案。而如何加速企業數位化及數位轉型,使企業能減少疫情及整體經貿環境變化所造成的衝擊、重新發現成長動能與建立競爭優勢,也成為企業管理者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2. 以數位轉型強化機械產業競爭力
數位轉型是以數位科技為基礎,透過產品、服務創新,以更具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協助企業持續發展與成長。包括:
● 整合數位通訊、網際網路、資訊科技、資料科學的數位化工具應用。
● 打破市場平衡現狀的破壞式創新應用技術、產品與服務。
● 能增進客戶價值及形成新競爭力的商業模式。

而對於台灣機械產業來說,數位化與數位轉型具有以下潛在效益:
● 提升產品開發實力:包括產品升級,可靠度、精度、穩定度提升,產品功能創新,實現產品差異化。
● 促進商業模式創新:包括發展客戶需求導向之創新商業模式,實現客製化雲端智慧服務,建立All-in-One整合解決方案,挖掘不同面向之商業模式附加價值。
● 強化市場拓展能力:客戶需求導向之市場服務能力,因應區域化需求之市場開發能力,結合實體與數位通路之產品行銷與售後服務能力。

機械設備製造企業在推動數位轉型時,會歷經四種層級如表4 [11]。目前台灣機械產業多數廠商仍組於第1(工具數位化)或第二(數位資訊整合應用)層級。部分廠商已開始朝向第三(基於數位化的產品與服務持續創新)層級發展。而目前各界積極推動的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方案研發與應用,則是協助企業實現第三層級數位轉型,並向第四級邁進的重要做法。

對台灣機械產業來說,近來年的美中貿易戰及COVID-19疫情,是影響企業營運發展的關鍵因素;而未來幾年產業界仍需面臨美中科技戰及疫後新常態環境所帶來的挑戰。面對後疫情下的新常態,推動數位轉型將是重建機械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機械設備企業數位轉型層級


在疫情新常態下,製造業數位化投資可由兩大方向進行:基於現有設備、產線下的數位化、智慧化升級,以及能提升現有生產體系的數位化軟體(含相關硬體設施)建置。對台灣機械產業來說,一方面可透過企業數位轉型來重塑競爭力;另一方面則可掌握全球製造業後疫情新常態下的數位化需求,加速發展既有設備、產線數位化解決方案,以爭取龐大商機。
雖然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因為防疫成功,製造業在生產面受到COVID-19衝擊較小,但也可能使企業因為營運受疫情影響而衍生推動數位化、數位轉型的動機沒有其他國家強烈。如果台灣機械業無法掌握這波數位化進程,未來在市場競爭力上將可能被競爭國家拉大差距。

誌謝

感謝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計畫編號K358AL1D00)的支持,使本研究得以順利進行,特此致上感謝之意。

參考文獻

[1] 2020年第3季台灣經濟預測記者會暨座談會簡報,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2020年7月22 日。
[2] Brian Collie, Alexander Wachtmeister, Albert Waas, “COVID-19’s Impact o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June 1, 2020.
https://www.bcg.com/publications/2020/covid-automotive-industry-forecasting-scenarios
[3] 李仲維,”中汽協預計 大陸7月汽車銷售年增15%”,聯合報,2020年8月5日。
[4] “豐田4~6月保持盈利,凈賺1588億日元”,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2020年8月6日。
[5] “本田4~6月首次出現808億日元的最終虧損”,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2020年8月5日。
[6] “豐田全球所有工廠復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2020年7月13日。
[7] Manfred Hader, “COVID-19 – HOW WE WILL NEED TO RETHINK THE AEROSPACE INDUSTRY”, Roland Berger, April 8, 2020.
https://www.rolandberger.com/en/Point-of-View/COVID-19-How-we-will-need-to-rethink-the-aerospace-industry.html
[8] 張博翔編譯,”波音2020年上半年飛機訂單大減836架 737 MAX占5成”,鉅亨網,2020年8月12日。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15245
[9] 林奇賢編譯,”空巴訂單連三月掛零”,經濟日報,2020年7月10日。
[10] Egham, “Gartner Says Global Smartphone Sales Declined 20% in First Quarter of 2020 Due to COVID-19 Impact”, Gartner, June 1, 2020.
https://www.gartner.com/en/newsroom/press-releases/2020-06-01-gartner-says-global-smartphone-sales-declined-20--in-
[11] 熊治民,”機械業數位轉型需求及策略”,工研院產科國際所,2020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