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創新的機器人技術,不僅賦予機器手臂「變形金剛」般的多樣性,更能依需求迅速變化轉換成高荷重、多軸數、大範圍等各種型態,彈性應對產業少量多樣、彈性生產的需求,同時大幅降低使用者的成本,其核心關節模組技術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肯定。
「快拆式關節機器人」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是其顛覆傳統機器手臂僅能以出廠型態固定的限制。透過巧妙的驅控整合關節模組設計,可以像組裝樂高積木一樣,讓機器手臂快速組裝、輕鬆拆卸。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組長黃甦表示,這項技術的發想源於一次CES展的驚險插曲。當時,展品因長途海運後受溫濕度等因素影響,工程師在展前驚見所有設備居然全數失靈。這突發狀況促使工程師萌生一個大膽的構想,希望能夠開發一種能夠快速組裝、容易維修的機械手臂,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挑戰。
這種快拆式驅控整合關節模組,不僅能快速組裝成不同軸數的機械手臂,更採用工業乙太網路協定傳輸訊號,實現「隨插即用」的即時執行指令。模組內部整合了驅控器、編碼器、馬達、剎車等重要零組件,體積小巧可攜帶,比業界標準的關節模組更輕、荷重比更高,同時擁有全球最高的扭力體積比。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技術副組長吳建佑表示,這套模組的荷重比達0.3,22公斤的機械手臂可以輕易舉起六公斤的重物,相當於三塊磚頭,其中單顆關節展現出全球最高的扭力體積比。機器手臂的應用場景極為多元,從零件組裝、輕工業加工、物料檢測與處理,到醫療手術和民生輔助等,都能夠靈活客製,堪稱是機器手臂領域的「變形金剛」。
與傳統機械手臂整機固定型態不同,快拆式關節機器人使用模組化設計,可以彈性調整自由度和臂長,實現相同扭矩的情況下確保高性能,提高機器人的多功能性。這種靈活設計不僅可根據產線或產業應用變換構型,大幅縮短換線時間和降低成本,同時在面臨故障時無需送廠進行整機維修,僅需快速更換有問題的關節,從而減少產線停滯、維修運輸時間和降低碳排放。
黃甦進一步指出,相較於傳統整機出廠的機械手臂,快拆式關節機器人僅須短短的5分鐘,即可完成故障機械軸的替換,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同時降低成本和風險。
目前已成功應用於台灣工具機及射出機大廠,初步有兩大類廠商洽詢後續合作:一是創客(Maker)和新創團隊,這類客群由於資源有限,使用這種技術可以大幅簡化機器手臂的開發過程,透過後台軟體點選模塊並進行模擬測試,實現即插即用的功能;二是專業的機器手臂製造商,無須受限於既有規格產品,使用快拆式關節可以快速開發並迅速進入市場,搶占協作型機器人市場。
工研院的「快拆式關節機器人」技術,不僅在智慧製造領域引領創新,更在機器手臂的設計和應用上開創嶄新面貌,為未來智慧工廠和各領域的應用帶來更多可能性。
自由組裝機器手臂 就像拼積木一樣
漢翔、盟立、工研院產研攜手前進航太用高精度機器手臂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