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指出,工研院自2021年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迄今不間斷提出淨零排放解方。此活動已邁入第三年,獲得產業及社會廣大回響。為掌握下一波淨零應用的氫能新商機,論壇率先倡議打造氫能創新平台,號召多家氫能上中下游業者及公協會,從生產供應、基礎設施、應用領域,帶動氫能產業聚落發展。
同時,與金融機構合作共創綠色金融科技平台,鏈結全臺超過40家金融機構與信保基金,協助新創與中小企業以淨零相關專利獲得銀行綠色融資,並從技術面、人才面、專利面、資金面等,提供產業全方位淨零策略顧問,提升產業淨零競爭力。
此次論壇也規劃五大主題,從「企業所需要的淨零方案服務與綠色金融」、「產業淨零轉型策略顧問」、「新世代氫能源」、「低碳製造,智慧力再提升」、「產業低碳、循環、永續新技術」等面向,邀來各界專家對談,分享如何投入減碳行動,厚植淨零轉型競爭優勢。
共創綠色金融平台 打造淨零轉型關鍵引擎
「資金是企業的血脈,也是產業走向綠色轉型的關鍵引擎。」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指出,為了協助產業發展綠色金融,工研院提出「永續淨零」方案,也就是以工研院整體能量推動淨零產業,以工研院創新科技與綠色金融平台為主軸,確保資金真正投入淨零關鍵技術,並整合政府、金融和工研院三方能量,協助企業整合技術、政策、市場和財務等四方面投入淨零轉型。
臺灣中小企業眾多,每家企業都有減碳需求,金融業者有綿密的客戶服務網絡,是落實減碳的重要夥伴。工研院透過與各個金融機構合作的方式,為企業導入溫室氣體盤查、淨零技術,也協助金融機構發展綠色融資方案和永續金融商品,讓淨零解方擴散企業,帶動投資,達到實質減碳功效。
與工研院合作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法金商銀產品處處長蕭志鵬表示,金融機構有眾多客戶,如果單靠銀行自身力量,無法解決客戶面臨的問題。也因此,去年中國信託率先與工研院合作,共推「355減碳計畫」,包含三大淨零資源、五大行動方案和五大執行步驟,為企業客戶提供碳盤查、減碳技術和轉型資金等資源,協助客戶達到淨零永續。
臺灣碳權交易所協理朱嘉文表示,當企業減碳到無法再減時,即需要透過購買碳權方式,以達碳中和之目標。臺灣碳權交易所於2023年8月成立,其任務就是促進碳權交易,驅動碳權有價,「當碳權有價之後,將有助於激勵企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進一步培育我國低碳科技創新產業,達到與國際接軌,為淨零轉型鋪路。」
針對未來臺灣收取碳稅問題,跨足碳權交易的美國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大中華業務開發副總監陳淑敏建議,在思考碳稅(Carbon tax)、碳費(Carbon fee)時,「不要把它當成tax或fee,而是要從碳經濟(Carbon Economy)的角度來看,因為碳覆蓋的是全面性議題,包含碳外交、碳經濟、碳金融、碳競爭力、綠色產業等,如果太專注在數字上容易失焦。」他建議臺灣可以參考其他國家作法,找出最適合臺灣發展碳競爭力的方式。
策略顧問領航 布局減碳競爭力
淨零不僅需要夥伴通力合作,也需要策略顧問領航前行。工研院不僅集結全院力量,提供策略顧問服務與技術支援,像是建立永續碳管理認證平台、淨零排放顧問服務團等,扮演永續智囊團,陪伴產業在淨零路上不孤單;也和公協會與產業共同探討,臺灣在淨零趨勢下的策略布局,「希望見樹又見林,找出系統性解方,」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林昭憲說。
工研院以精準客觀的量化方式,協助台積電盤點永續競爭力。結果發現,台積電每用1度電,可幫助全球節省4度電,所生產的HPC晶片減碳倍數更達6.8倍。台積電環安處資深經理孫讀文表示,台積電曾和許多顧問公司合作,但過往顧問服務都是針對節能省水,或是供應商以大帶小等面向,工研院卻是真正把產品節能效益計算出來,不管在節能或綠色商機產品,都是很好的驗證。
工研院也協助中華電信錨定未來永續方向,鎖定生物多樣性與供應鏈減碳管理,布局淨零策略,在「多用網路,少用馬路」的思維下,透過網路數位賦能,中華電信的潛在減碳貢獻相當於臺北市整年碳排量。
中華電信執行副總暨技術長黃志雄指出,這次與工研院合作,讓中華電信進一步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公司於去年也率先同業,承諾於2030年達成生物多樣性的淨正向影響(NPI)與實現無淨毀林(NND)的目標,成功讓中華電信去年大幅提升環境面評分並再次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世界成分股。
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德國TÜV Rheinland總經理高鴻鈞,從氫能角度切入,氫能產業鏈包含氫安全、氫脫碳、氫經濟,三者缺一不可,尤其臺灣應多關注低碳氫的開發商機,歐盟已在許多國家建立氫驗證計畫,工研院也在籌備中,都是未來臺灣可推動的方向。
科技也為減碳帶來新商機,研華協理林世彰認為,透過結合生成式AI可創造內容,「但資料如何透過梳理,產生更多交互作用與價值,才是價值。」整體或許可有第二個思維,科技如何應用、如何滿足需求,才能創造更多價值。
發展新世代氫能源 邁向淨零最後一哩路
氫能源被視為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關鍵技術之一,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副組長吳鴻森代表工研院氫應用規劃小組指出,氫經濟鏈涵蓋了氫氣的生產、儲存、運輸及應用四大環節,為推動臺灣氫能技術發展及氫能源應用的創新與前瞻性,工研院擘劃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於北中南各規劃不同氫應用特色園區:北部計劃建立氫/氨發電園區、中部將結合離岸風電建設綠氫生產及儲能應用園區、南部則規劃液氫接收站及重工業減碳園區,並推動港口碳中和與低碳氫應用。
台電為邁向低碳電力,也積極發展氫能應用。台電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沈德振表示,基於穩定供電,「台電的氫能計畫,採取『先示範後導入』及『先低碳後零碳』的發展策略。」初期推動小規模混氫/混氨混燒示範計畫,再逐步擴大規模至各電廠,達成臺灣2050氫能占總電力9%至12%的目標。
被賦予「氫能供應商」重任的中油,同樣加快布局。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所長呂國旭指出,在氫能供應上,短期煉油廠已有提供灰氫的能力,到中期要供應藍氫,發展碳補存(CO2 Capture, Storage;CCS)是關鍵,目前中油已在臺灣鐵砧山建立CCS示範驗證場域;到長期提供綠氫,則評估由海外進口液氫,以及在國內建置液氫接收站的可能。在氫能應用上,中油以發展碳捕捉再利用(CCU)及建置加氫站為主軸,希望今年能在臺灣打造第一座加氫示範站。
中興電工新能源事業處總經理兼營運長沈頌欽指出,公司投入氫能已長達15年,目前氫能產品包括甲醇重組製氫機組、氫能動力模組、氫能載具、加氫站等。在低功率移動載具上,公司耕耘4年,預計2024年下半年起出貨,過去一年也在海外建了多個加氫站,目前也跟首都客運簽署MOU,攜手推動氫能電動大巴。
中鋼綠能與系統整合研究發展處處長陳宗榮指出,中鋼是扮演氫能應用者的角色,希望所需要的綠電、綠氫,能夠愈早到位愈好,而且價格要合理。此外,減碳必須付出成本,如何可使使用綠電和綠氫的成本降低,讓中鋼能與競爭對手在相同的基礎上競爭,應是政府端可以提供協助的地方。
邁向低碳製造 解鎖生產零排放
淨零路徑不只在後端減碳,如果在製造端就先以低碳方式生產,後續減碳就能更省力。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認為,「低碳製造就是節電,節電就可以節能。」為了協助企業實現低碳製造,工研院提供完整資源協助,從技術、應用、人才培育,到最後的技術創新與商業化,真正做到全循環的綠色製造。
臺灣身為科技大島,智慧化的低碳製造已有許多業者投入。東元電機綜研所所長何昆耀指出,東元屬於電機行業,高達70%的能源使用來自於電,因此公司對於節能更加重視。東元的減排策略是「創能、儲能、節能」,包括為各個事業群設置減排目標、建置再生能源系統,近年更投入研發電力聚合服務平台,迎向未來虛擬電廠時代。
主要生產空氣壓縮機和冷媒壓縮機的復盛,產品在工廠裡都屬於重大耗能設備,因此對於能源管理有專業Know How。復盛新能源事業部總監郭維仁認為,「數位化是低碳製造的首要工作!」第一步就是打造能源使用監測管理平台,先有數據,才有辦法進行後續分析;接著是可視化,協助管理者清楚掌握能源使用狀況,「節能是當用則用,當省則省,不是都不用電;省一塊錢,才是真正的賺一塊錢。」
主要生產機器人的達明,本身就是智慧製造的解決方案之一。達明機器人產品事業處副處長吳仁琛指出,在生產機器人時,公司也想朝低碳方向,第一步就是先做自動化評估,先一個關節、一個關節生產,再組成整個關節手臂。達明這5年建置3條生產線,減少15位作業員,「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用機器人去組機器人,達到低碳目標。」
台灣電路板協會顧問張靖霖指出,電路板不像半導體這麼精密,但製程複雜度卻超過半導體,因此在節能減碳上更加挑戰。協會在2023年曾發布「電路板產業低碳轉型策略」,若運用2019年通過的PCBECI設備協定標準,「透過設備與設備之間互通,才有辦法取得重要數據,也才能導入AI,提高節能減碳效能。」
永續新技術 創建綠色新未來
全世界對能源轉型、脫離化石燃料,已形成明確共識,發展低碳、永續、循環的新技術,對石化產業是莫大挑戰。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所長陳建明指出,若計算範疇一和範疇二,製造業占臺灣總碳排51%,其中石化業占27%,電子業占22%,是前兩大碳排產業。
為了協助石化產業低碳轉型,工研院全力投入研發關鍵的低碳新材料,取代石化原料的開採、供應,主要涵蓋三大方向,包含低碳材料與製程、循環回收再製、生質原料/生分解材料。
而國內化學材料大廠也各有不同應對之策。南寶樹脂副總經理沈永清指出,水的碳足跡是零,若把油性原料換成水性,便能減少約50%的碳足跡。早在1997年南寶便投入製造水性產品,生產水性鞋膠,如今已是全世界最大的鞋膠供應商,擁有近40%至50%的市占率。在低碳及淨零發展路徑上,臺灣企業應從自己核心技術及產品出發,結合外部夥伴及資源,善用政府及工研院資源與能量,目前南寶也和工研院合作,拓展水性產品及其他低碳生質、回收材料之產業應用,減少產品碳足跡。
臺灣永光化學廠長陳坤木表示,公司長期推動綠色化學,還曾拿下兩屆「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像是在包材減廢上,從25公斤的小包裝,改為1公噸的大桶包裝,再向客戶回收使用;永光更進一步把國外進口原料的大桶包裝,訂製為最後成品要用的包裝,透過不停回收再利用,「把小循環變成大循環」。
台灣中油煉製研究所所長蔡銘璋指出,中油的低碳轉型以6字箴言為核心,也就是「優油、減碳、潔能」。在優油上,致力優化製程,像是運用AI數據分析增加產率及減少浪費;在減碳上,使用CCU及CCS建立碳循環經濟;在潔能上,也投入氫能、地熱、生質能等再生能源開發。
淨零是全球共同的終極目標,身兼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胡均立認為,臺灣可善用「以大帶小」和「跨域合作」的模式。一個產業的廢棄物,可能是另一個產業的珍貴投入,以跨域系統整合促進循環經濟。透過民產官學研攜手合作,同行致遠地達成淨零轉型及社會共好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