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機械脈動
-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物聯網遇上穿戴式裝置 2017/07/07
周大源 | 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網路與資安組
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數十年後,許多裝置紛紛連上網際網路,存取同樣的平台,真正達到微軟執行長鮑默爾提出的三螢(電腦、手機/平板、電視)一雲架構。除此之外,另一波流行的趨勢乃是物聯網,將各式各樣的裝置加入這個互相連接的平台。以今年的春季資訊展為例,有許多穿戴式裝置,如眼鏡、手錶、手環等等陸續被發表,亦提供參觀民眾親自穿戴體驗。而6月24日,仁寶電腦宣布與長庚大學工學院合作,共同成立「健康照護科技研發中心」,著重在智慧衣與健康照護服務雲產品開發,搶攻穿戴式裝置龐大商機。這些都是物聯網中的重要元素。
以居家健康照護為例,慢性病的病患透過家中架設生理量測儀器,定期在家量測生理資訊,將記錄輸入電腦後,透過網路回傳院內的系統,累積病患的生理資訊,由照護人員研判病情,若有異常,可主動提供醫療照護服務。此方式可以讓獨居老人多一層保護,一旦出現生理數據異常,就會有緊急救護措施。另外,穿戴式裝置也能夠運用在時下相當風行的路跑活動。使用者只要將智慧型手環戴在手上,手環就會協助跑者記錄跑步里程、時間,甚至是生理數據,如心跳、脈搏、呼吸、溫度、汗液及姿態等資料,都可以記錄與即時監控。接著,研究團隊與醫療業者可以針對這些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出天氣、溫度、濕度等等外在因素與生理狀況、運動表現之間的關聯性,進而開發更方便、對運動更有助益的商品。另外,配合空間位置資訊,廠商也可以了解運動者喜愛的跑步路線,在跑者的動線或鄰近地區擺設運動者感興趣的設施、商品、廣告等等,藉以刺激消費,帶來更大的商機與利益。
事實上,在這些活動背後,真正有價值的是運行於這些裝置與雲端之間的大數據。藉由穿戴式裝置,從各使用者收集而來的數據,可以送上具有智慧型的雲端運算環境,以進行大數據分析。商業界利用這些大數據獲得更大的商機,而使用者則利用數據,得到如同專家一般的建言,得到更有效的管理。以往,高科技的發展似乎只與工商業、科技、學術研究等等領域相關,一般使用者僅僅只能消費購買,並且適應這些科技所帶來的生活。現在透過穿戴式裝置與物聯網,科技更能走入人們的生活之中,引起更多的交流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