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技術諮詢

黃仁勳捧、林百里貶,人形機器人是下一個金雞還是冷飯? 2024/08/06

人形機器人話題火熱,各界討論卻有截然不同的兩派看法——兩大科技巨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都看好,不遠的未來人形機器人將被廣為所用。但也有懷疑者如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直言人形機器人效率不及人類,技術門檻及能耗高,缺乏商業價值 。
 

人形機器人並非新概念,10年前便曾紅極一時。2014年軟銀研發、鴻海代工的Pepper標榜為「第一台可讀懂人心的機器人」,吸引當時不少企業作為「吉祥物」拉近和消費者距離。然而,實用性不足是它的硬傷,2021年Pepper宣布停產,7年間僅售出約2.7萬台。

你可能好奇,各種型態的機器人早已廣泛被用於工廠、餐飲業,包括產線的機械手臂,不少餐廳也用機器人送餐,先撇開「將科幻電影化為現實」的浪漫理想不談,機器人真有必要是人形嗎?

缺工+3技術躍進,炒熱「機器人復興」

對於機器人是否需為人形的大哉問,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白心瀞表示,近似人類的雙手、雙腳具有關鍵作用,靈巧的手指勝過傳統機器人的夾爪或吸嘴,從精密的加工組裝到泡咖啡都難不倒;雙腳比起輪子更能跨越及避開障礙物,可在狹窄非平坦的空間移動自如。

人形機器人是下一個金雞還是冷飯?
人形機器人是下一個金雞還是冷飯?

研發國產教育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的女媧創造營運長張智傑則說,人形機器人的含金量在於「身處為人打造的環境中,模擬人所做的事情」。意即不需大費周章改造使用場域,也能降低訓練成本、加速導入應用。由此可見,人形機器人雖然研發難度高且成本昂貴,倘若真能實現,可帶來的效益將相當龐大。

資本市場樂觀看待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潛力。今年2月高盛預估,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38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元),比起1年前的預估金額上修了6倍之多;麥肯錫3月的報告則以「機器人復興」為題,預期大缺工時代下人形機器人需求將大增,並指出目前人形機器人於整個機器人市場規模雖只占1.4%,但年成長率超過20%,是傳統工業機器人的3倍。

而在缺工之外,這波人形機器人熱潮的驅動因素主要有三:硬體技術成熟、晶片效能進步、AI技術突破。

首先關於硬體,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林欣姿指出,不論是控制元件的減速器、齒輪,或是雙足步行的機構設計等,各項技術都日趨成熟、零組件成本較過去低,整體生產成本下降後,商業化不再遙不可及。

其次,晶片效能提升也是原因之一。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楊秉祥解釋,人形機器人不只要維持動態平衡,而且要隨時感測周遭狀況即時反應,同時又得執行有意義的任務,需要很高的運算效能,「以往的CPU是沒有能力全部一起算。」但現在的晶片有辦法做到。

此外,近年快速進化的AI影響尤為深遠。研究人形機器人逾10年的台灣大學機械系教授郭重顯表示,AI不單能提升影像辨識、動作預測及決策能力,由機器人學習人類動作的「模仿學習」(Imitation Learning)、 「示範學習」(Learning from Demonstration,LfD)等技術成熟後,更可提升機器人自主性及縮短訓練時間。

美中競賽新戰場,互尬靈活度、CP值

美國、中國是目前發展人形機器人的2大主要國家,林欣姿分析,美國於技術研發領先,中國則擁有國家政策支持及龐大的內需市場。

說到美國代表性的人形機器人,不得不提到「人形機器人始祖」波士頓動力自2013年推出的Atlas人形機器人,其於今年4月由原先的液壓系統轉為電動版,更加提升操作靈活度。特斯拉的第2代Optimus機器人預計明年將生產千台,馬斯克曾發豪語,到2040年世界上預計將有10億台人形機器人,龐大的需求,未來有望讓特斯拉市值衝上25兆美元(約新台幣810兆元),是目前全球市值前3大的蘋果的8倍以上。

另外還有輝達、微軟、亞馬遜都投資的Figure AI,該公司打造的Figure01機器人內建ChatGPT,著重於與人互動的能力,能聽懂人類指令給予正確物品;Agility Robotics的Digit機器人則採相對單純的機構設計,現已量產並試驗於倉庫搬運貨物。

中國近年更興起一波人形機器人的創業融資潮。去年底於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科技,其機器人現於蔚來、東風柳汽等車廠進行實地訓練;宇樹科技的機器人會跑、還會跳「科目三」,已經可用人民幣9.9萬元(約新台幣44.4萬元)的價格在京東商城買到;離開華為創業的「天才少年」稚暉君也加入戰局,所創立的智元機器人獲得比亞迪及一眾創投投資。機器人已進廠「打工」,升格店員再等等各企業研發中的人形機器人,部分已開始進到車廠、物流倉庫從事重複性高且單純的勞力工作,作為商轉的第一站。然而,若要走入商家及家庭轉職為「服務型機器人」,並非易事。

一方面,服務業場域甚為複雜,人形機器人離自動模仿學會人類行為還很遙遠。郭重顯說,目前是由眾多人力去開發一台人形機器人,「但(人與機器人的)角色上要對調過來,人形機器人才真的能為人服務。」以業者接受度來說,張智傑提到,輪型機器人仍有成本、移動速度及載重等優勢,人形機器人初期較高的售價及後續維護保養費用,都是客戶尚在評估的面向。

安全性也是一大課題。白心瀞表示,工業機器人和人共事時,必須受到許多規範避免誤傷到人,不過目前尚無針對人形機器人的安全規範。

最後,商用變現能力至關重要。楊秉祥指出,人形機器人部分為企業用以宣示技術進展,「但要不要用人形來呈現AI導入、演算能力提升後的效果,倒非必然。」他並說,重點是解決了哪些剛需,與人們的心理接受度。

要說人形機器人將迅速普及,言之尚早,黃仁勳與馬斯克的肯定有其道理、林百里的論述也值得重新咀嚼,不論誰對誰錯,接下來3到5年內,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仍值得好好觀察。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