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機械脈動

魏燦文 : 2024機械產業景氣及日幣貶值因應 2024/03/06

據本會統計,2023 年全年機械出口值為 294.68 億美元,較上年出口 347.80 億美元,減少 15.3%。2023 年機械總產值約為 1.21 兆元新台幣,較 2022 年 1.45 兆元新台幣減少約 0.24 兆元新台幣。全球經濟在歷經 2023 景氣低迷下目前已逐漸回溫,台灣整體機械產業出口在面臨連續 17 個月呈現負成長後,也於 2024 年 1 月出口轉正成長,出口金額 24.48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 8.2%。
 

但因設備為資本財,設備訂單較整體經濟景氣回溫時間落後,預期在大環境景氣不變下,將呈現緩步回升。1 月機械出口品項中,除工具機產品外,幾乎呈現大幅成長趨勢,尤其前兩大之檢量測設備與電子設備,分別成長 33.8%與23.7%。而工具機產業受到傳統汽車產業持續萎縮與地緣政治衝突因素影響,加上日幣貶值,使工具機外銷訂單受到影響,1 月出口金額僅 1.94 億美元,同比負成長 18.2%。

因機械設備為資本財,在全球景氣不佳下,機械設備採購訂單競爭激烈,匯率成為影響接單能力之關鍵因素。分析 2023 年以來新台幣匯率走勢,仍相較亞洲競爭對手國明顯強勢,累計至 2024 年 2 月初新台幣匯率僅貶值 2.12%,而韓元貶值 5.34%,人民幣貶值4.32%,日幣更貶值達 13.02%,新台幣貶值幅度最少,這使得台灣機械設備在外銷訂單競爭上面臨價格競爭壓力。為維持我出口競爭力,新台幣匯率宜與競爭對手國同升同貶,且貶值幅度也宜與競爭對手國接近,特別是日幣貶值幅度很大,不利於台灣機械產品在國際上與日本的競爭。

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
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

隨著地緣政治衝突持續與各國保護主義興起,逐漸影響台灣工具機之出口市場,中國、美國為台灣工具機出口之前兩大主要市場,但受美中持續競爭,2023 年台灣出口兩地金額皆雙雙下滑。另因俄羅斯出口管制禁令關係,業者出口時須特別注意最終客戶使用地區與目的,努力做好盡職調查,避免違反我國及國際規定。而這些調查行為與風險管控,也間接使得出口市場與金額受到影響。

展望 2024 年,雖全球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與衝突挑戰,但因美國通貨膨脹逐漸舒緩,且近期美元也暫停升息,國際上預估下半年將轉向降息發展,預期都將有利於全球經濟的復甦。另外,國際上不論是考量產業韌性供應鏈或者是美國的友岸外包政策,都已加速推升製造基地轉移與分散,機械設備為重要之生產機具,加上高效率之節能生產設備需求,將帶來很大的設備出口市場與商機,預期 2024 年台灣機械設備業出口有望先持平再逐漸轉向上發展機會,預估全年有機會成長 5~10%。

地緣政治衝突引起的景氣影響(兩俄出口禁運與防止第三地轉運)因應俄烏戰事影響,國際制裁聲浪不斷。我國對兩俄的高科技貨品管制範圍,與美國、歐盟、日本等友盟國家一致,非經許可,不得輸出,並應依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入管理辦法規定,向經濟部部國際貿易署或經濟部委任或委託之機關申請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許可證,獲准後憑以報關出口。

保護主義興起與製造基地轉移之威脅與商機國際情勢變化快速,景氣循環波動較過去數十年不同,變化時間與幅度都讓許多人措手不及,近幾年歷經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又爆發俄烏戰爭導致全球在能源、金融與原物料之危機。加上地緣政治影響,全球供應鏈明顯產生變化,觀察現今全球供應鏈情勢,已由全球分工、亞洲製造,轉向更具韌性之短鏈化、區域製造發展。

美中貿易戰、科技戰,已使雙方進出口貿易金額發生顯著改變;例如美國自中國進口產品占比,在 2017 年高達 36.8%,但是在2022 年已降到 23.7%。另一方面,美國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以及加拿大、墨西哥進口商品金額占比則同步增加。美國已透過分散進口國家,逐漸降低對中國依賴。而這也導致臺灣機械產品出口地區比重出現變化。

在 2018 年,中國大陸是臺灣機械產品最大出口地區,金額占比達 29.2%;美國則位居第二,占比為 17.6%。在 2023 年,美國已成為臺灣機械產品最大出口地區,金額為 6,930.66 百萬美元,占比達23.5%;中國大陸則退居第二,金額為 6,930.59 百萬美元。

此外,美國與盟國壓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也對臺灣半導體生產設備出口區域造成影響。在 2017 年,臺灣出口到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金額占比高達 49.1%。受到美中科技戰影響,在 2022 年已降到34.1%;2023 年持續降到 28.5%。

另外因為 COVID-19 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眾多供應鏈受到重大衝擊,並影響許多國家產業發展。美國、日本及歐洲許多國家,為確保產業、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紛紛透過多種政策來強化產業韌性。例如加強本國在半導體、醫藥、能源等產業自主能力。

各國為強化產業韌性,促使跨國企業加強區域製造、近岸製造、友岸外包等策略應用。這將改變全球製造區位分布以及各國機械市場需求。例如美、日、歐製造業可能持續回流,帶動機械設備需求增加。跨國企業在中國產能縮減,可能使中國機械設備進口需求下降。再者,東協與中、日、韓等國在內的 15 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在 2022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15 個 RCEP成員國涵蓋全球 22 億人口(占全球約 30%),GDP 約 26.2 兆美元(占全球約 30%);出口金額約 5.5 兆美元(占全球 30%)。RCEP 成員與我國貿易值占總貿易值約 58%。

RCEP 生效後,成員國間的進口貨物將逐年降低到零關稅,同時會透過夠完善的法規,吸引中國、日本、韓國企業到東協國家投資。對臺灣產業影響範疇包括石化、面板、紡織、鋼鐵、機械、塑膠等。以機械產品中的工具機為例,臺灣出口到中國大陸諸多產品仍須徵收5~12%關稅;出口到越南、泰國、馬來西亞部分機種仍須徵收5~15%關稅。未來面對成員國間較低或零關稅待遇,臺灣工具機產品在 RCEP 區域銷售壓力將顯著增加。臺灣廠商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到成員國設廠生產可能性將會增加。

越南、印尼等東協國家,以及印度、墨西哥,逐漸成為跨國公司建置新製造基地的重要區位選項;並帶動當地供應鏈與經濟發展。這些新興國家製造業發展與經濟成長,將形成可觀的機械產品消費市場。

越南、印度、墨西哥等新興製造國家興起,也將帶動當地機械設備需求。由於這些國家大多數機械設備仍仰賴進口,因此是值得臺灣機械業重視與持續拓展的新市場。

政府如何協助擴展新興市場之建議作法

➢ 目標市場 : 鞏固歐美日、深耕新南向、開拓新興市場:

  • 德國:汽車、機械產業重要市場,展覽是提升我機械產業形象的重要戰場。
  • 波蘭:為全球供應鏈移轉下之新區域製造中心(公會今年有籌組波蘭展)。
  • 韓國:具有強大的工業與機械設備製造能量,台灣機械零組件可擴大交流合作。
  • 日本:匯率貶值助出口,追求穩定供應鏈合作夥伴。
  • 越南:供應鏈移轉受惠國,從傳產到電子業均蓬勃發展。
  • 馬來西亞:電子/半導體業為外商投資主要產業。
  • 泰國:東南亞汽車製造基地,亦推動泰國 4.0 計畫。
  • 印度:提倡Make in India政策,擴大獎勵國內投資;並吸引自中國移轉製造商機。
  • 墨西哥:美國近岸外包夥伴之一,工具機、塑橡膠機需求大增。
  • 美國:製造業回流帶動設備需求。

臺灣機械產業發展白皮書之後續落實作法

  • 於各委員會、相關公協會或研發法人單位進行白皮書說明與合作推動。
  • 於內閣確認後,拜會相關部會長官,落實政策建言(經濟部、教育部、數位部、國科會)。
  • 與相關研發法人合作,針對關鍵核心技術/缺口(包括共通核心技術、機械碳係數資料庫平台等),研擬相關解決方案,建請政府支持。
  • 持續滾動修正,預計每兩年發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