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機械脈動
-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價值優先、科技跟隨 開創企業新格局 2016/12/01
專家: 胡竹生/工業技術研究院 機械所 所長
近年來,工業4.0 議題正夯,工研院作為台灣機械製造最為重要的研發單位,自然成為許多業界代表前來取經的首選機構。
身兼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教授、工研院機械所所長的胡竹生,對於機械產業具有深厚的知識與敏銳觀察,在接任工研院機械所所長以來,各界前來諮詢工業4.0 施行之道的需求絡繹不絕。
經過主動與產業代表及公會等拜訪,他認為,台灣面對這波國際掀起的工業4.0 浪潮,絕不只是在產線搭上感測器、蒐集數據就夠了,必須有全新的思維方向,才能找到台灣製造業的新道路。
工業4.0 到底是什麼?下一波產業變革在哪裡?
胡竹生強調,很多人稱「工業4.0」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若把眼光放遠到工業發展的這200多年來,從蒸汽機、電力、到ICT 科技,過去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是因為有一項嶄新技術的發明,並對產業帶來重大變革。然而,這次驅動所謂工業4.0 科技,包括感測器、物聯網、雲端等,都是原本就存在的技術,不是從無到有的新技術,顯然人們目前在談論的這一波製造業變革,並非因為世界出現新的革命性技術。
也就是說,工業4.0 所涉及的相關技術,其實都還算不上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很多時候人們在談論「工業4.0」,比較多還是時髦、先進的名詞迷思,彷彿發展策略掛上了工業4.0 的招牌,就能讓企業形象隨之揚升。
既然感測器、物聯網、雲端技術都稱不上是點燃新一波產業變革的關鍵,那麼,能觸發下一波產業變革的,到底是什麼?對此,胡竹生終於給了一個較為明確的答案:大數據。
然而,不同於過去「蒸汽機」是藉由燃燒煤產生動能,「電」是靠水力、火力或核能生成,「ICT」是利用半導體原料矽,要觸發下一波革命的「大數據資料」,是不具實體原料、去中心化,由萬事萬物運作所創造出來的東西。
也就是說,大數據資料不像煤、矽等定性物質,不是誰擁有它,誰就可以創造商業利基;正因為數據不具定性,無法確切搜尋、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成為目前台灣產業首先要搞清楚的重要課題。
「如何看待大數據,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問。數據要怎麼用?在各行各業都不一樣,當大家談到工業4.0 時,往往只談表面的技術,卻找不到可以真正創造價值的應用。」
放眼全球,目前已有部分廠商提出一些成功案例。如通用電器(GE)在航空領域打造的工業4.0 共通平台,在製造飛機關鍵零組件時,就在零組件上裝上感測器;在產品銷售給客戶之後,通用電器可準確掌握這些零組件資訊,並進行巨量資料收集與分析,進而提供航空業者更優化的飛機管理機制,像是在零件即將損壞前就送上新的零件、提高飛機的有效使用率等,在製造硬體之餘,也進一步創造「服務」的營收。
從盤點自己做起 尋找在工業4.0 的獨特價值
從通用電器的例子來看,「如何創造新利潤? (Where is the New Revenue)」成為未來競爭的關鍵。雖然這樣的大方向沒錯,但若其他產業只是一味想複製GE 的成功模式,恐怕也不一定能成功。
舉例來說,談到工業4.0,很多製造業者都會想在銷售出去的設備商品中,裝上感測器,以提供製造業客戶後續分析與設備管理維護服務,藉此提高設備在客戶產線上的稼動率。這樣的策略運作邏輯沒錯,但是,放到實際產業現況中,業者面對的是一個生產過剩時代,之所以會面臨經營危機或虧損,主要問題絕不是因為訂單來不及交貨,而是根本沒有訂單!
「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對於許多企業來說就像『奢侈品』,如果無法創造足夠的價值,企業不可能會導入,」胡竹生強調,如果導入感測物聯技術只是用來降低成本,然後繼續在紅海市場廝殺,這樣就算搶到訂單,能夠創造的收益可能連支撐系統支出都不足,當然更不可能藉此達到永續經營。
也就是說,無論下一波產業變革稱為工業4.0或大數據資料時代,企業現階段不應只是忙著導入哪些技術或系統,以為跟上潮流就能提升競爭力,而應該回過頭來,從產業既有競爭現況、自身在競爭中所具備的優缺點、企業面臨的困境與障礙為何,好好思考怎樣善用數據資訊,並找出企業未來可發展的新商業模式,這樣才能開創市場利基。
「從企業自身所處的商業競爭環境出發,接著思考規劃數據蒐集的方向,精確地掌握這些沒有定性的數據資料價值,才能從數據中找出新的經營道路。」胡竹生用了「不要在鯊魚的旁邊找食物吃」的精確比喻來提醒業者,若是Google、Apple、Facebook 等國際大廠都已經在蒐集、在應用的大數據領域,台灣廠商應盡量避開,專注在自己的領域尋找差異化應用。
創造價值優先、科技跟隨
企業要能夠從數據中找到新的商業價值,需要大量的大數據蒐集與分析人才,才能集思廣益找出創新的市場與獲利模式。胡竹生指出,由於過去台灣製造業的強項在於生產製造,導致大數據蒐集與分析人才非常缺乏。為了追趕這波數據革命,台灣必須從教育體系的根本做起,正視培育數據人才的重要性,產業界則要思考如何吸引數據分析人才的青睞。
過去台灣賴以為成功的競爭方程式,在於成本控制能力,若業者持續停留在降低成本的思維經營企業,缺乏經營願景與市場敏銳度,恐怕難以吸引到優秀的大數據分析人才。當未來的競爭模式走向大數據時代,企業勢必得具備發展願景,然後採取利潤共享的機制,才能留住搶手的數據分析人才。
胡竹生進一步強調,台灣製造業面對的未來,不管是稱為物聯網時代、工業4.0 時代或大數據時代,企業採取的策略方程式應該是:「Value First,Technology Follows(創造價值優先、科技跟隨)」。
工研院再扮產業成長重要推手
過去台灣製造業在ICT 驅動的第三波工業革命中,工研院扮演引領台灣技術研發與創新的關鍵要角,然而,面對這新一波的革命,已經不再是由「新技術」所帶來的變革,工研院也必須從中找到新的角色定位。
胡竹生認為,「Value First,Technology Follows」工研院要協助台灣產業持續往前,可從下列兩大方向著手:
一、先找尋產業新價值、後支援技術
例如,工研院機械所團隊深入水五金產業,與業者一同掌握到水五金研磨製程的現有困境,再導入工研院創新研發的「CPS 研磨拋光機器人技術」,廠商只要將水五金的3D 模型檔案載入軟體,只需1 天便可完成機器手臂的教導;且相較於國外研磨機器手臂,同一件工件的研磨時間可縮減25%,並可完成曲面、稜線加工,甚至可透過物聯網監控場域資訊,回饋修正加工路徑,達成軟硬整合的目標,未來工研院可以複製這樣的模式在其他製造業領域。
二、釐清世局的變化,錨定方向
未來台灣製造業面臨的全球化競爭將愈來愈全面,屆時世界將走向贏者通吃的時代,台灣必須找出差異化競爭力,亦或是謀求共享的創新商業模式,台灣廠商有機會以小搏大,找到生存空間甚至創造無人可取代的角色與地位。
面對新時代的即將來臨,不管是工研院或產業界都沒有悲觀的權利,而是要儘快釐清世局的變化,錨定方向,找到台灣製造業的未來航向,才有機會再造台灣產業亮眼的成長新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