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機械脈動
-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我們需要手術機器人嗎? 2015/04/01
專家: 胡竹生/工業技術研究院 機械所 所長
最近幾篇文章,開始對台灣醫院大量引進手術機器人的現象,以及其實施情況有了一些評論,這是個好現象,代表這個科技對我們影響的範圍開始擴大,使大家必須仔細來看這件事,而不是一窩蜂地去歌頌或追逐,相信很多人對於台灣許多一窩蜂現象已經感到厭惡,但其實這是一種自然定律,集體主義(Collectivism)是構成社會與文化的基本元素,與其相對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隱含著必須完全對自己負責,台灣的經濟與科技力量沒辦法成為世界經濟的領導者,因此很容易形成決策是"跟著別人走就沒錯"。因此這是必然現象,也就是說,當我們是"智慧型手機“這個集體現象的參與者時,其實毋庸去批評社會追求韓流明星的狂熱現象。
那麼到底我們需不需要手術機器人呢?這些文章所探討的,其實很片斷,到目前我們(台灣)其實都沒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分析,因為有許多層面牽涉公部門的資源與數據,一般人無法進行。但是或許可以思考一些方向與提出關鍵問題,讓我們在跟隨這個世界趨勢的時候有更清楚的認知與正確決策。目前有一些爭議點屬於技術問題,例如手術是否有效等等,我本身是技術研發背景的,從我的角度來看,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時間都可以解決。就像是20年前的手機到今天的手機一樣。但是科技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其他的則必須仰賴更多專業的評估。我本身也想要知道一些答案。
- 手術機器人其實是醫療自動化的一環,當我們在推行電子病歷來節省醫療資源的同時,是否曾評估過手術機器人也能夠節省我們的醫療資源呢?
- 外科醫生的養成需要花費多少社會成本?手術機器人是否對於這個成本的支出有正面的幫助?或者說該如何導入才會有幫助?
- 外科醫生的工作環境與工時,是否因為手術機器人而有改善?這個改善是否對醫療品質產生正面的影響?
- 傳統醫病關係中,病患的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在手術機器人的引進後,是否可以有所改善?或者說病患要如何能接受機器人替他動手術呢?
目前台灣的手術機器人均為自費,都是各醫院依其管理階層的規劃,各自決策是否購買等,如果上述的問題有比較清楚的答案,手術機器人應該是全民可以共享的科技成果,而不是只限於有錢人。或許短期內因為這個科技的壟斷而價格昂貴,但終就這個壟斷有打破的一天,我們其實應該早有定見,及早準備。
【參考新聞網址】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6774/81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