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機械脈動
-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模仿是創意的殺手?
2016/04/01
專家: 胡竹生/工業技術研究院 機械所 所長
這是波西格在他「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一書中所講的故事。一個女孩被要求寫一篇五百字關於美國的文章,但是她想不出有什麼可說的。為了激發她的寫作練習,於是老師建議她把範圍縮小到僅僅談蒙大拿州博茲曼鎮的感覺(那個女孩的居住地)。當要再交卷的那一天,女孩十分沮喪地說她一個字也寫不出來,這女孩是個有紀律且勤奮的孩子,但是卻很沈悶,缺乏創意。於是老師又說:「那把它縮小到波茲曼鎮的主要街道上。」女孩盡責地點頭,但是下一堂課她回來時滿臉是淚,看來十分苦惱,因為她還是想不出說什麼話,也不能明白為什麼。老師開始生氣了,同時想起他大學時期的學習,每一個事實背後都有著無窮多的假設,探索的範圍越廣就會想到或看到更多,但是顯然這女孩什麼都沒看到,也無法理解。老師不耐煩的乾脆說:「把它縮小到博茲曼鎮主要街道前面的那棟歌劇院上,先從左上角的那塊磚開始。」
下次上課時,那女孩滿眼是困惑的交了一份五千字的文章,並說:「我坐在對街的漢堡店,開始寫的第一塊磚,第二磚,然後從第三塊磚開始,我一切就停不下來了,他們認為我瘋了,不停地在跟我開玩笑,但在這裡就是我寫的,我不明白為什麼。」
老師後來得到一個結論,這女孩一開始創作不出來,很明顯的是受到了箝制,這箝制的源頭是她嘗試著去重複那些她曾經聽到的,但是她寫不出來,因為她不覺得那些聽過的有什麼值得再去重複描述,而她卻又很奇怪的不去產生一些新的想法。而把範圍縮小到一塊磚頭,很明顯地打破了這個箝制,因為這女孩對哪塊一眼就看完的平常磚頭,必須產生新的想法。
波西格在接下來的文字裡說:...he concluded that imitation was a real evil that had to be broken before real rhetoric teaching could begin. This imitation seemed to be an external compulsion. Little children didn’t have it. It seemed to come later on, possibly as a result of school it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