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工業局組長林華宇表示,面對高齡化影響產業的勞動參與,工業局加速導入AI人工智慧應用服務模組,使生產更智慧化,也大幅提升數位勞動力,進一步加快數位轉型,奠定智慧生產的基礎。過去巡檢機器人多屬非自主性機器人,巡檢時需要人員透過遙控器操作,並人工記錄相關資訊,因此,為讓機器人更聰明產業快速切入數位製造,發展更自主的AI人工智慧,台電公司與工研院、台灣智能機器人科技公司共同合作,運用AI人工智慧導航模組導入巡檢機器人,效率高,出錯率低,藉由機器人的科技優勢,補足人力巡檢時的缺口,更展現國內自主研發機器人之技術能量。
台灣電力公司配電處處長陳銘樹表示,變電所為轉換電壓的重要場所,一旦設備故障,可能造成上萬戶停電與鉅額損失。所以即使天候惡劣與路程遙遠,都須派員前往定期巡檢。而隨著工安、防災意識抬頭,近年來台電積極推動「智慧巡檢」,不只可以降低人員巡檢的安全,也可以提高全檢的效能。透過與台灣智能機器人科技的合作,成功的將AI人工智慧戶外巡檢機器人進駐台灣電力公司萬華二次變電所,依照中央控制室排定的巡檢時程,替電容器、主變壓器等設備安全做把關。透過AI人工智慧技術學習巡檢路線,讓AI人工智慧戶外巡檢機器人一邊行走一並回傳巡檢影像到中控室,讓台電人員可以了解現場即時狀況,視需要派遣相關人員前往維護,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智慧機器人技術組組長黃甦表示,隨著安全意識提升與例行巡檢的重視,各企業對巡檢的需求有增加的趨勢,但巡檢人力因勞動人口高齡化及疫情等影響,對無人技術應用在巡檢需求日益擴大。此次開發的巡檢機器人導入高效AI人工智慧演算法僅需25%的機器人大腦資源即可處理,突破傳統演算法需占機器人大腦65-70%負載的瓶頸,預留更多運算空間讓巡檢機器人在突發狀況時運算及應對,並同時能夠進行即時巡檢資訊數位化紀錄,有利於更高附加價值之預兆診斷或大數據加值資訊提取。
台灣智能機器人科技公司總經理黃國聰指出,AI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在未來會越來越廣,尤其在巡檢的需求上,因為過去透過人工工廠巡檢的方式,不論室內或是戶外場域,其實都會因人工的因素受到影響,尤其在戶外巡檢上,時常會因氣候地形影響,造成巡檢上的困難,但目前國內開發之巡檢機器人,多是屬於室內型、非自主性。因此透過本次工業局AI人工智慧加值智慧製造產業推廣計畫,與台電公司、工研院合作將巡檢機器人透過AI人工智慧導航模組加值,讓機器人具備戶外環境之自主導航能力,將戶外巡檢作業,排程化、簡單化。且成功將此技術成功進駐台灣電力公司變電所巡檢作業上。
前所設計開發之巡檢機器人,除了戶/內外機器人外,亦有天軌式機器人與無人機多樣態之巡檢方式,運用於特定場域中進行勘查或維護作業,達到巡檢維護的目的,因此未來自動化機器人應用將越來越多元。但事實上,就目前現況來看,無論是高科技還是傳統產業,工安問題成為工廠環境中難以被掌控的一角。傳統固定式的CCTV常有監控的死角,台灣智能機器人科技成功地開發行動影像攝影機(可移動式)結合AI工安偵測系統,可透過即時影像辨識偵測施工及現場作業人員之各種異常事件,發出即時告警,並將事件數據化記錄、追蹤與管理,希望透過該監控系統,能減少重大工安傷亡事件,亦能帶給業者更廣闊及產業的應用價值。
台灣智能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群基於對機器人發展願景有共同理想抱負的成員所組成,深信「智能致動實體世界(Intelligent Actuating The Physical World!)」的願景,希望利用機器人科技解決及降低高齡化及少子化社會變遷所帶來的影響。長期專注於機器人、自動化、生醫醫療等三大領域,利用專業知識解決複雜的工程和製造挑戰,成功地帶來創新的機器人及自動化解決方案,滿足客戶之需求。服務項目包含產品構想到量產出貨,從設計、研發到量產提供一站式服務,便利又有效率。
新型態產業機器人面市,原見精機擴大日本原廠合作
工研院AI、機器人現身CES 2024 吸引國際大廠關注
「自主移動機器人聯盟」發布首份移動機器人安全標準 提升移動機器人產品價值
和成、工業局與工研院攜手打造AI人工智慧研磨拋光機器人 後疫情時代助製造業復甦「金閃閃」放光芒!
工研院開發機器人感知系統 助產業迎「人機協作」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