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機械工業雜誌

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說明

領袖觀點|從全球電動車發展與集團布局 探討工具機發展趨勢

作者 林炎輝林以珊

刊登日期:2023/03/01

全球電動車的發展與商機—臺灣工具機產業不能缺席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發布的溫室氣體排放調查:2020年美國境內的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占比,27%為交通工具,25%為電力生產,24%為工業生產,商業、住家及農業則分別占13%及11%,如圖1所示。除了美國境內針對交通工具,煤及石油燃料被大量使用產生溫室氣體外,全世界仍有14%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交通工具。因此,解決交通工具所帶來的空氣汙染,將可實際解決一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

圖1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公布之2020年全美溫室氣體排放種類及來源[1]


現行交通工具的車種包含了燃油車(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油電複合動力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純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EV)、燃料電池電動車(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FCEV)。其中,燃油車是排放溫室氣體主要來源,為了呼應各國訂定之節能減碳目標,以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取代燃油車已是趨勢。

從電動車近兩年的銷量來看,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量675萬台,2022年1,012萬台,預估2025年將達2,300萬台,2030年可達4,700萬台,銷量將會是2021年的七倍之多,未來市面上每兩台汽車就會有一台電動車。

在燃油車的時代,臺灣沒有製造車輛引擎的技術能量,卻有長久以來製造各式的車輛零組件的生產優勢。在電動車需求日益倍增的浪潮下,燃油車各項元件的需求將逐步下降,反之電動車所需的組件,包含:減速箱齒輪組、差速器、電機軸、馬達軸、電池外殼、單速變速箱、充電樁,仍須仰賴工具機在金屬切削、成型的生產應用,既使走向電動車的新時代,臺灣更具備生產電動車輛零組件的完整供應鏈。因此,對於臺灣工具機產業而言,結合國內汽車電子、馬達動力、工業系統、電池、車身系統等重要機電整合業者,投入生產電動車相關組件的設備,將是切入全球製造供應鏈,搶攻電動車市場的重要關鍵。

臺灣工具機產業如何備戰?—和大工業如何切入電動車市場
和大工業成立已邁入第56年,作為國內最大齒輪加工廠,和大掌握研發及製造傳動系統零組件的關鍵know-how,提供齒輪與軸類各項生產服務,產品應用在燃油車、電動車、航太、重機、農機跟產業機械等。汽車跟電動車的傳動元件零組件銷售占和大工業營收85%,其次為重機、農機、機械航太、電動腳踏車,占整體營業額11%,並主力發展所有交通工具傳動系統零組件。

同時,自主引進國外最先進的生產及檢驗設備,並且從齒輪加工製造者成為齒輪加工機設備業者。同時,和大工業為了跟上工業4.0的腳步,針對製程產線進行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整合,由單機到周邊設備聯網,建立線上檢測、離線檢測、進出料供貨、聯網監控,從自家齒輪加工機到引進一線大廠的檢測設備,將跨廠牌的生產數據整合,提升設備在生產製造的附加價值,不僅節省產線7成人力,降低關鍵製程的製造成本,順利承接特斯拉電動車20%以上的減速齒輪訂單。

隨著電動車需求水漲船高,除了指標品牌特斯拉以外,國外已有電動車相關的新創公司大量出現,其中又以美國占多數,電動車產業的新創公司以R&D center的模式運作,需要整車生產製造的供應鏈搭配整車製造,因此,主力發展交通工具傳動系統零組件的和大工業,便成為眾多電動車新創公司的首選;在國內,臺灣機電整合業者富田電機也選擇與和大工業合作,由富田電機負責電動車馬達研發,搭配和大工業提供的整車傳動元件及測試,共同進行電動車系統設計開發。

藉由和大工業的背景與布局規劃可見,除了既有傳動元件生產開發的基礎優勢外,在整廠整線自動化與智能化的導入及自主研發,才是另一個掌握電動車零件訂單的重中之重。由於和大工業踏入電動車生產的起步早,在美國洛杉磯、底特律亦設有分公司,受到特斯拉的青睞後,特斯拉便積極邀請和大工業赴美設廠,以美國為製造據點靠近終端客戶,或許這將是和大工業布局電動車產業的關鍵下一步。

回文章內容列表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3年03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1篇150

NT$150
訂閱送出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